從世界各國生活藝術談精神健康

講師:溫彩棠(臺南精健之友會會長、前臺南市立圖書館館長)

P1030470                             

溫彩棠會長以其多年擔任公部門工作,代表本土文化團體至世界各國考察的經驗,分享他對多國文化生活藝術的觀察。現場的觀眾有約三分之一是溫會長在教育、藝術界的友人,活動中溫會長與朋友隨機的談話,也為這場活動增添精采。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_pix  

需要我們的大腦各區分工合作

 

「笑」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感到愉悅時,無須刻意思考與練習,我們的嘴角就會開始上揚、與臉部肌肉合力變化,展開笑顏。但是,我們為什麼會笑,又為何而笑?從亞里斯多德達爾文,許多思想家都想知道笑的機制與本質,但數世紀以來對於「笑」並未有精確的研究。

 

觀察大腦特定區域損傷的病人,他們無法控制笑、或者笑的節奏異常,可知笑聲與大腦有密切關連。1998年的自然(Nature)期刊中有一篇「以電流刺激笑聲」(Electric Current Stimulates Laughter)的文章,醫師嘗試用電流刺激大腦皮質,來控患者的癲癇;當時他發現電流經過大腦左前葉一塊大小約2平方公分的區域時,患者會突然發笑,而且覺得在那時所看到的圖片、聽到的故事,都變得比平時更加「好笑」。

 

研究者發現,這個區域集結了顳葉、下視丘等大腦其它區塊,構成一個「笑」的完整迴路。這些區塊的共同作用,讓我們能從認知(Cognition)、情緒(Emotional)、生理機能(Motor)三方面,分辨事件中的幽默點,產生對應的情緒,並且牽動臉部肌肉,形成臉上的笑容。

 

人類是唯一能理解笑話、發出笑聲的動物,但實際上愛「笑」的動物並不少。達爾文1872年《人類與動物的情緒表達》一書中指出,許多種類的猴子在高興的時候,會發出一種重複的聲音,如同人​​類的笑聲。而類人猿的臉上,甚至有近似人類的笑容表情;另外有研究發現,連實驗老鼠都有「幽默感」,心理學家搔癢老鼠的肋骨與肚皮時,牠們竟出現玩樂性的咬嚙行為,發出超音波等級的吱吱「笑聲」。

 

民間也流傳有一種「大笑功」,「笑」是否真能增進健康呢?從發笑所引起的一連串腦與身體反應來看,它會增加心跳次數與血壓,降低兒茶酚胺、荷爾蒙、腎上腺皮質醇等神經化學物質的濃度。如此看來,「笑」可以降低肌肉緊張感與疲勞感。所以情緒低落時,「笑」是我們鼓舞士氣的自然良方:)!

 

資料來源:

Eric H. Chudler, Laughter and the Brain, from Neuroscience for Kids, website: http://faculty.washington.edu/chudler/laugh.html

Eric Johnson(2002, May 1), The Biology of . . . Humor - In search of the cerebral funny bone, from Discover Magazine, website: http://discovermagazine.com/2002/may/featbiology#.UP-1fB03tRo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魔戒:本尊與分身...(韓心理師)1  

 

心理癒療DIY-韓心理師的電影處方箋 韓德彥心理師 著)

 

名: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英文片名:The Lord of the Ring: The Two Tower

別:美國

發行公司:邁拓

出品年份:二○○二

員:伊利亞伍德、麗芙泰勒、伊恩麥克連、奧蘭多布魯

演:彼得傑克森

改編劇本:彼得傑克森、法藍華許

 

本尊與分身的拉鋸戰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中的史麥戈,是一個眼大髮疏、骨瘦如柴,在地上裸著身子爬行的怪物。他擁有兩種性格:一個溫和順從,願意信任他人,另一個卑鄙兇惡,心中充滿邪念。在跟隨哈比人的過程中,史麥戈的這兩種性格甚至彼此對話、相互競爭,猶如罹患了「多重人格疾患(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一般!

根據精神醫學診斷準則,多重人格疾患是一個人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身分或人格狀態,他們一再控制患者的行為,且每一種人格狀態都各自有其穩定的思考、行為與知覺模式。患者經常無法記起重要的個人資料,其範圍太廣而無法以一般遺忘來解釋。此外,這些症狀並非藥物使用所造成(如酒精中毒),也不是一般性醫學狀況之生理效應所致(如癲癇發作)。

多重人格案例,最早始於十七、十八世紀,且曾受到精神醫學大師們的關注,然而直到一九五七年奧斯卡金像獎名片《三面夏娃》登上大銀幕,一般人才開始認識這種精神疾病。早年醫學界認為多重人格極其少見,但現今有部分研究顯示,一般人口中的盛行率可達1.3%。

臨床症狀上,患者在病症初期,會開始以「我們」、「他」或「他們」來稱呼其分身,而以姓名指稱自己。以本片為例,觀眾們剛看到史麥戈這號人物時,一定也感到奇怪,因為他動不動就提到「我們」,同時也用「史麥戈自由了」、「可憐的史麥戈……」等語稱呼自己。

「解離性聽幻覺」是患者常見的症狀,這種發自腦中的聲音可能會給予患者安慰,但也可能批評患者、指使患者,甚或彼此爭論不休,例如:史麥戈就被他的「分身」罵是「騙子、小偷,沒有人喜歡」,並爭論著是否該信任主人;而著名影集「X檔案」中,曾有一集是有關患者受「分身」指示犯法,以致司法單位不知該如何定罪的劇情。

新一版的精神醫學診斷準則,已將多重人格疾患改為「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更加彰顯其病理中的「解離*」性質。研究顯示,約有八至九成左右的患者,曾在孩提時代受過嚴重心理創傷,如性侵害、身體虐待,或是天然災害等。或許,他們的意識無法容納這些創傷事件,逕自從「本尊」中解離出「分身」!

治療策略上,是以整合各個人格為主要方針,而不是消除或趕走「分身」。心理治療師在治療初期,必須先能控制患者的焦慮憂鬱、自殘行為及其他創傷重現症狀,而後小心帶著患者去面對過去傷痛,探究創傷本質,最終重新整合各個層面的想法與感受,才能邁向痊癒。然而,治療時程可能長達數年,由此亦可推知創傷的驚人威力!

或許,史麥戈也曾有段不為人知的早期創傷經驗;若採取適當的心理治療處理傷痛,相信終有一天其「本尊」與「分身」能相互結合,恢復原本完整、一致的人格狀態。

 

 

電影處方籤

幼年時曾遭受過嚴重創傷的人,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類似史麥戈的解離症狀。萬一有的話,很可能表示過去的創傷並未完全解決,最好能尋求心理治療處理(目前研究指出,客體關係學派的治療模式效果良好),早日將四分五裂的人格成功整合。

 

◎心理癒療DIY

    解離:患者的意識無法接受某些創傷事件,而將相關記憶隔離在意識之外的病態症狀。

文章標籤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海國醫師(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在810日發表的資料,今年元月以來已有48起殺子自殺或重大兒虐的新聞報導,其中7個月裡已有18名兒童少年因此死亡,平均每個月就有2個以上的孩子在大人施虐、殺子自殺的過程中喪命。

這樣聳人聽聞的數據確實值得大家特別關心。就事件發生的過程來看,這種事件的發生絕非偶然,在此之前必然早已醞釀了一長段時間,虐殺只是一種延續性過程的最後結果。我們想關心的是在發生這樣不幸的結局前,施虐者究竟遭遇了多少的衝擊與挫折?究竟其處理事情的腦力耐受程度如何?才讓他在生氣、憤怒、絕望的狀態下終於走上這條不歸路。

我們可以了解,一些殺子自殺的案例可能是因為生活陷入困境,其耐壓的腦力崩解,日子難以為繼...(全文請連結此處至「心腦操練 精神樂活」胡海國醫師部落格)

文章標籤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227  

微笑,是驅散恐懼的力量

跨越2012/12/21的那一刻,世界末日的慘況並未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發生,末日恐慌的謠言才真正消滅。然而,此次馬雅文明末日說所造成的影響,是用理性論述難以平復的,引發許多人的恐慌不安。

NASA在「末日」前十天,罕見地對外公開說明闢謠,而僅是在台灣,就有天文館館長、大學教授等公開主張「末日不會來」,試圖以科學喚醒民眾的理智,然而我們還是看到有男童因擔心末日來臨而在半夜哭泣,並有公司提前給薪、放假以度最後時日的新聞。

在生理方面,我們大腦的結構,即使人類得以在面對危險時,迅速作出恐懼的反應與感受,這是生物面對生存挑戰時必須要有的配備,也是此次人類衍生末日恐慌的立基點。我們大腦中的杏仁核,是處理恐懼的主要部位,它可以迅速做出恐懼的強烈情緒反應,促使我們避開凶險。

在心理學方面,末日說雖看似無稽,卻因抓準人類基本心理需求,而廣為蔓延散布於民間,引發惶惶不安的情緒。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與安全需求都屬最基本層級,亦即人類生存必需滿足的要素。我們天生追求避免危險、安身保命的本能,再加上多方附會的流言、從眾的心理與對無法預知的災害之恐懼,更讓多人因此出現恐慌、焦慮等身心症狀。

轉個念想,在不斷向前的時間洪流裡,每個人都會面對即將到來的「末日」-走到生命的終點。不如時時提醒自己:透過保養身體與大腦,掌握自己的生命長度,在生活中不吝於告訴親人朋友自己的關心、服務社會,拓展人生的寬度。「世界末日」即使帶給我們過恐慌,但更留下散發愛的種子,讓我們珍惜與他人共同擁有的時間,發揮最大的價值。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足定氣靜頭腦操練法

-對自己好一點~每小時讓頭腦休息35分鐘

 

/胡海國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現代人生活、工作或唸書,步調都非常快。但是,很多人卻沒有好好善待為自己每天辛苦工作的頭腦。頭腦是一個很忙碌的器官,要讓它維持在良好的狀態,平常就必須加以操練。「頭腦基本操練法」目的在於讓我們可以學習足定氣靜的方法,能以更悠然的心情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因此我們認為每天要適度給自己一些時間,讓自己的頭腦休息一下。

 我們建議每個小時,要使腦有35分鐘的放鬆,使腦功能的發揮有節奏感。足定氣靜腦基本操練法的基本原則是「輕、淡、不急、不重」,就是要以輕鬆的態度體會放鬆的感受,不要過於用力。睡前躺在床上時,可將腳指頭用力彎曲後,體會放鬆的感覺,此時的練習主要著重在將心思放在腹部呼吸的節奏感和腳底放鬆的溫熱感,將舒適感引導至全身各部位。

 

足定氣靜頭腦操練法四步驟

 

1. 平穩呼吸。擴胸、挺胸、拉下肩膀,體驗肩胛放鬆的舒適感。

2. 5次深深的腹式深呼吸。學習體會腹部肌肉放鬆的舒適感。

3. 再做5次腹式呼吸,這次用較小的力道。而且吸氣的時候腳趾用力向下

壓,彷彿你走在很滑的地板上,要用腳趾抓地。吐氣時再慢慢將腳趾頭放開。學習細細體會,腳趾頭放鬆的舒適感。

4. 5次平穩呼吸。體驗每次吸氣與吐氣時平穩呼吸的舒適感。更要深深去體會腳趾頭放鬆的舒適感,把這樣放鬆的舒適感,引導至整個腳底。

 

保養頭腦重要元素─穩、靜、定

 

  四步驟的「頭腦基本操練法」,無論是在家、開會、搭公車、排隊買票時都可以做,隨時讓腦得到操練,獲得放鬆。而睡前可以多做幾次,每天做1520分鐘練習,並且把放鬆的舒適感引導到全身各部位。

  這樣的放鬆訓練,對頭腦的保養很有用。腳趾的放鬆練習,就是在操練頭頂頭腦皮質的運動與感覺神經細胞,而訓練我們呼吸的平穩度,也就是在操練我們延腦的功能。細細地體會身體放鬆的舒適感,則是在操練腦的整體表現,使它能增強放鬆度,以操練腦力的節奏感,避免腦力的過度濫用。

 這種四步驟頭腦的操練方法,最終的目的在使操練者能深深體會到平穩呼吸所帶來的平穩感;體會到全身放鬆、平靜所帶來的平靜感;體會到腳趾抓地的地力感,能有「穩」、「靜」、「定」的體會,就是保養頭腦的重要元素。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心理癒療DIY-韓心理師的電影處方箋

韓德彥心理師 著

 

片 名:忘了我是誰

英文片名:The Majestic

國 別:美國

發行公司:華納

出品年份:二○○二

演 員:金凱瑞、洛莉荷登、馬丁藍道

導 演:法蘭克德拉邦

原著劇本:麥可史洛安

 

遺失生命的線索

由金凱瑞所主演的《忘了我是誰》,是一部描述「失憶症」特性的電影。金凱瑞在片中飾演一位電影編劇,由於無端被人指控參與共黨活動,導致新片無法開拍,隨後女友離他而去。原本想要開車散心,不料途中卻發生意外,連人帶車落入水中,被河水帶到一個小鎮。從此以後,他便「忘了我是誰」,過去的事情什麼都想不起來了,開始在小鎮裡用新的名字與身分,過著全新的生活。

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與「失憶症」有關的疾病共有兩大類。第一大類稱之為「譫妄*、痴呆、失憶及其他認知疾患」,其中的「失憶性疾患」是指:學習新訊息的能力受損,或記不得過去已學會的事情。通常這種疾患是因為頭部創傷、酒精濫用、腦中風或藥物副作用所造成的。由於金凱瑞在片中頭部被橋墩撞到,所以他的狀況,可能屬於這種「一般性醫學狀況造成的失憶性疾患」。通常這種失憶症,兩年內狀況即可逐漸改善。

與失憶症有關的第二大類疾患,被稱做「解離性疾患」,其中「解離性失憶症」的特徵是不能記起重要的個人資料,且其範圍太過廣泛而無法以普通遺忘解釋。「解離性漫遊症」的特徵是突然離開家或工作地點,無法記起過去事情,可能經過長途旅行到一個新的地方,用新的身分過生活。

「解離性症狀」的基本特質是有關意識、身分、記憶,或對環境知覺的正常整合功能受損。依照目前精神醫學的了解,解離症狀的初發通常與創傷性壓力事件有關,大多數的個案是成年人,且多屬單次發作,每次發作可持續幾個小時到幾個月,復原通常也較快。

「解離性漫遊症」的患者即便在記憶恢復後,對過去有關創傷的部分仍難以回憶。例如:軍人對於發生於幾年前,戰場上同袍被殺的事情全然不復記憶;車禍或地震時親眼見到家人喪生的人,也記不得與該事件有關的事。這些人常常還會伴隨有憂鬱、悲傷、羞恥或罪惡感的情緒;有時候甚至有自殺與攻擊的衝動。

人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物種,當創傷事件發生後,意識無法承受,大腦自動會將這種急性壓力暫時收藏起來,於是個體會忘了自己是誰,選擇一個新的身分,擁有多種人格特性,或是失去自我特性,如此則分別演變成失憶症、漫遊症、多重人格、自我感消失等四種解離性疾患。

解離性疾患的個案報告近年來增加的相當快,一般相信這與兒童虐待、性侵害、天然災難及重大人為意外等創傷事件的發生有關。因此,減少創傷事件,將可以降低這種疾患的發生率。

 

◎電影處方籤

失憶症不是失智症(過去稱作老年癡呆症),也不是健忘症(記憶能力不佳)。有失憶症的人,並不會在看了《忘了我是誰》就馬上恢復記憶。不過,根據文獻指出,這種患者在接受類似催眠的暗示下,可以喚回過去記憶。與創傷有關的心理疾病還真不少,我門實有必要盡全力防止創傷事件的發生。

 

◎心理癒療DIY

    譫妄:短暫幾小時到幾日的時間裡,意識不清、認知功能下降的一種精神症狀。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272  

【時間】2012.11.01
【地點】台北內湖,白石湖吊橋

每月固定舉辦的家族回娘家,每半年即會與家族朋友們相約走出戶外,親近自然,樂活身心。這次來到位居內湖丘陵地帶的新景點:白石湖吊橋。家族朋友們在涼爽的秋風、微黃的槭葉與正屆產季的秋季水果、山蔬的映伴,與清新空氣、綠色山巒的懷抱下,開心聚首,笑語不斷。

 20121101 004  

要抵達白石湖吊橋,必須乘坐小巴士上山。因人數眾多,原規劃分兩次搭乘巴士上山,但單人創作舞班的香香老師特別熱心開車過來,接送其餘的家族朋友,讓這趟旅程有一個順利的開始。

 P1030866  

到達白石湖囉!家族成員們看見吊橋後,發現不像之前我們寄送的電子邀請卡照片一樣是白色,而是紫色的。家族朋友紛紛說真希望它是原本的白色,更為自然,也不負白石湖吊橋之名。可愛的林媽媽這次帶了口哨,並且在隊伍需要重新整理時,在前頭吹送高亢的口哨聲,為努力號召大家的盈秀幫了大忙。

IMG_3318   

走向同心湖的路上,一坐下休息,家族朋友們就開始陸陸續續拿出許多各式各樣的點心,有巧克力、餅乾、(某位家族成員從孫子那偷偷拿來的)海苔、水果、蜜餞等等,林媽媽還帶來當天早上自製,捧在手上還尚冒出溫熱香氣的超級好吃蛋糕(香蕉亞麻子口味)與大家分享。結果原本的休憩時間,瞬間變為食物分享大會,家族們還笑說,中午應該可以不用吃飯了!

 20121101 026    

領航團團長家綺說:大家來跳個舞吧!」於是現場的單人創作舞班成員們在香香老師帶領下,跳起了舞步簡單、曲調輕鬆愉快的甜蜜蜜。家族朋友們或拍手唱和、或站起來一齊舞動,單人創作舞班的活力感染了大家,甚至一旁的遊客也佇足欣賞。

P1030949     

在夫妻樹短暫停留,甚至走入當地農家田地採購芥菜、佛手瓜後,我們前往山腳的碧山野味餐廳用午餐。領航團們邀請大家參與12/9於信義區里民活動中心,由團員們主辦的「腦的美麗境界展」,家族朋友們也輪流到台前自我介紹,相互認識。家族們一個個上前,娓娓道出與精健會相遇的故事。我們看到一路陪伴精健會多年的陳大哥、孟姐,也有最近參與社區種子培訓的新鮮人」美吟,亦或是重新開始參與精健會活動的朋友等。在溫馨但不失熱絡溫暖的氣氛中,有家族成員甚至因為這次相聚的難得與深刻,在分享時感動落淚。

 P1040087   

活動接近尾聲,幾位家族朋友登高遠眺台北市景色後,決定在吳大哥的帶領下齊登鯉魚山。約200多公尺的高度,路上竟有隱藏在石塊中的小瀑布,或是廣大的青青草原。沿途的美景與悠閒的談天,讓疲累的身體也舒緩了許多。家族回娘家活動,總是像這樣充滿笑語與歡樂,也讓家族之間有更多交流的機會。此活動固定在每月的第一個週四舉辦,希望更多的家族朋友,或是對精神健康有興趣的您,一起來參與!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立長者的樂活與健康人生

~從新營醫院火災談起

 

日前(10/23)署立台南新營醫院北門分院突發生火災,造成多名住院中的老人喪生,起因是院內附設護理之家的老年病患縱火。這個不幸的事件,發生於九九重陽節的凌晨,也讓社會大眾開始重新關注年長者的精神健康,與社會支持之需要。

精神健康基金會提醒您,年長者面臨的生理、心理、社會問題眾多,包括身體機能的老化衰退、生活無法自理的無力感、從照顧者轉變為被照顧者的心理適應、退休後失去重要生活場域、現代社會的生活結構改變,致長者常常缺少家人及朋友陪伴等等。除了這些基本問題外,長者也可能面臨喪偶、兒女婚後家庭的改變、照護孫子等心理衝擊。

 

現代社會 長者更需要社會網絡支持

過去長者常可利用像廟口等開放場域休閒、談天,但,現在如公寓等密集的住宅形式,改變了這固有模式,使他們失去情感交流的場合。現在的長者常在家人出門工作、讀書後,只能整天關在家裡。長者在長期缺乏社會支持,找不到生活價值下,就容易出現精神困擾,甚至憂鬱症狀。平時家人應透過關心長者生活中的變化,留意精神不健康的言語、行為等警訊。台南精神健康學苑執行長、衛生署嘉南療養院高年精神健康促進中心主任歐陽文貞建議,長者應維持社交網絡,透過有意義的社會服務找到人生價值,例如救濟貧苦的人,付出己力,得到內心的回饋,進而達到心理與身體的健康。

 

透過「活躍老化」新觀念 規畫樂齡人生

活躍老化、成功老化都是長者達到樂活、健康人生很好的概念。」歐陽主任說。這些新觀念在台灣已漸漸受到相關組織的應用,並能提供長者生活規劃的參考與依歸。以活躍老化為例,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制定,長者生活規劃應以影響長者心理的社會價值觀及性別差異為基礎,並在健康與社福、日常生活、環境、經濟等方面提供充足資源。要做到成功老化,則可以從生理上降低患病與失能率、心理上維持認知與身體功能,社會上投入社會參與等。

所以,若要建立樂活、健康的老年生活,可參考本會「足定氣靜法」及「保養頭腦十大方法」調整健康生理及大腦狀態;心理及社會部分的支持,則可以從加入我們的精神健康家族,「三五成群、鄰里關懷」開始,透過各階段的專業培訓課程,學習知識、活化大腦、投入本會志工服務等。線上報名加入家族請點此

本會另有開設家族團隊,能讓長者培養興趣、認識同好、豐富生活。詳細內容請洽此網址,或電(02)2327-9938#13。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師:郭清榮 台南精神健康學苑苑務委員

_MG_0368  

「笑看人生」看似哲學的主題,主講人郭清榮老師引經據典,深入淺出的演說與在場的民眾幽默互動。

郭老師在演講一開始解釋笑看人生的題目由來。老師提到自已原本把題目訂為樂活人生,他認為笑看人生雖然給人一種不正經的感覺,但是人在大千世界中實為渺小,要如何過活,完全決定於自己抱持著甚麼樣的觀念。老師尤其喜歡慈濟的靜思語:「何謂人生?一點甘,一點苦,樸實無華過人生。」

老師提到,我們常常執著在事情上,殊不知「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栽花花不開」。老師舉出蘇東坡四十九歲才得子的例子,告訴大家:越強求的東西越得不到。老師引述「山醫命相卜」與「一命二運三風水,四陰德五讀書」,每個人的「命」與「運」實不相同,唯有自身豁達的觀念處事,方能活得更快樂。佛家認為出生是偶然,死亡是必然,從出生到死亡之間,我們必須了然面對。了然即是大徹大悟,不對人對事執著。

老師在演講互動中贈送現場觀眾自己的字畫,包括「喜從天降」與「樂天知命,日日是好日」等創意字畫。老師分享自己在台南演講時,民眾詢問:「如何放下?」,老師回覆:「活在當下」。透過正面樂觀的處事觀念,智慧幽默的與民眾互動。最後郭老師舉出了五柳先生陶淵明流芳萬世一例,指出人活在世上,錢財並非最重要的事。隱逸高風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在世時創作的絕言佳句流傳千年是他成名的原因。

郭老師在演講過程中,透過與民眾機智問答熱切互動,完全傳達了自己笑看人生的生活態度,也為美滿人生系列講座劃下一個不平凡的句點。

文章標籤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