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國教授.jpg  

 在每天忙碌的工作、生活,面對巨大的壓力之下,你知道頭腦也會因過度透支而受傷嗎?要如何做好調適、保養頭腦,維護健康的身心呢?胡海國教授針對如何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提供各項分析與建議。


 我們的頭腦每天要接收非常多的訊息,加上目前的多媒體網路世界,快速大量的資訊,常常讓人眼花撩亂,來不及消化。因此,腦細胞連接的地方一直很活潑,拚命在製造化學物質,由一個細胞遞送到下一個細胞,一整天不停的工作,簡直比大工廠的運轉機器還要忙碌。

 同時,頭腦也是一個敏感性很高的器官,當哪一天葡萄糖量不夠、血糖降低、或者氧氣不夠,第一個受傷就是腦細胞,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擁擠的空間會覺得透不過氣、想嘔吐,這是因為此時他的頭腦對溫度或空氣品質較敏感之故。

 腦部能量的透支,一部分原因是生理性的休息時間不夠,每天都像上緊的發條一般,應付生活周遭各種壓力。另外一部分原因則為腦部運作出了問題,情況有點像大腦短路一般,突然之間,明明會唱的歌、會做的事,一下子想不起來,或所想的跟現實有一段差距,產生了精神的困擾。

 這種精神困擾,一方面來自個人內在的情緒波動,憂煩不安,另一方面則是外界壓力所造成的。當壓力太大時,多數人會出現一些壓力反應,如睡不好、記性差、心神不寧、身體不舒服等心身症狀。過去常說這是心理調適不好所致,但其實那只是原因之一;因為有些人即使心理能調適得好,但他的認知及情緒功能卻不健康,仍會有常常亂發脾氣或亂講話,不知人生目標在哪裡等狀況,這些也都會給自己及他人帶來困擾。

 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有些人是短暫性的失調,就像得了感冒一般,時間過去症狀就能逐漸緩解,但有些人拖得較久,必須靠藥物控制和他人來協助。這種差異即是來自於大腦功能的容量及承受、處理壓力的程度,我們稱它為「腦力」。

 當身心出現不健康的壓力反應就要及早處理,讓自己清靜一點,生活單純一點。如果是已經努力安排生活,降低要求、欲望,結果還是有壓力反應,就表示腦力真的太脆弱,不足以應付正常生活,建議儘快找醫生做檢查,看看精神狀態的異狀是腦細胞出問題、其他身體因素,還是生活上的問題所造成。

 我常對人說:「要保持好的腦力,就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很多人感覺壓力大、放鬆不下來,其實這與生活習慣不良、思考模式僵化有關。須知,無論是好或壞習慣的行為模式,都會活化與該行為有關的神經迴路﹝註1﹞

 早在1949年,有一位著名的神經學家海伯(Donald Hebb),就發現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形成緊密的連接。原因是在大腦的皮質上層,有專門負責處理各個感受體送進來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在皮質分布的情形,被叫做「大腦地圖」,這張地圖會隨著我們的經驗或行為而改變。

 譬如一位會騎腳踏車的人,即使經過10年沒騎,再牽來一部腳踏車,還是能照騎不誤,騎車時該如何平衡身體、雙腳施力、協調全身等動作都能毫無困難的做完,這是因為在他的「大腦地圖」中已經建立騎腳踏車的神經迴路,不管時隔多久,只要一踏上腳踏車,身體就會自然反應。

 壞習慣難改的一個原因,是它在大腦地圖中已經佔據了一個空間,每次我們重複這個壞習慣,它又多佔據一些空間,而且因為它先佔了,就阻止了好習慣立足,非得很長時間都不重複壞習慣,再一直做好行為,才能慢慢用好習慣取代壞習慣的神經連接。

 因此,假如我們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健康的看法、不健康的情緒反應,一旦在腦中建了檔,這個通路就變成固定的,除非努力在「大腦地圖」中重新建一條新的神經迴路,學習與記憶新的行為模式,才有可能取代舊的不健康的習慣。

 我們說的保養頭腦,就是要從每天的生活中練習建立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要規律、認真做事、每天要懂得定時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放鬆一下、早上醒來時要能精神飽滿,讓頭腦獲得充分的休息,還要能肯定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意義,並對別人付出關心等等,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健康的習慣,就可以讓腦力不被濫用,並保有頭腦的年輕與活力。

------------------------------------------------------------------------------------
註1:腦最基本的結構單位是腦細胞,又稱神經元。腦細胞的受傷意味著它所提供的神經迴路將會中斷。除非受損的細胞能夠復原而使迴路重新發揮作用,否則鄰近有聯繫的神經組織就會取其位而代之。但若腦細胞傷亡過重,則遭破壞的迴路就無法恢復,其他神經元亦不能取而代之。

原載於《心靈座標》雙月刊 2009年6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