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是腦科學的時代,原本被認為奧妙、神秘的「腦」,在腦科學研究的發展下,逐漸讓民眾瞭解腦部的功能,使社會大眾在面對精神疾病的病因與治療,不再束手無策。如何讓民眾深入探索「腦的美麗境界」,進而掌握「保養頭腦‧免於煩惱」之道,以便能有效增長人生的幸福品質,是我們長期推廣精神健康之道的目的。


 頭腦是一個設計完美的器官,在腦內有各自精細的的區域來掌管不同的功能,在各個區域之間,還有綿密如網的神經纖維相互連接,藉此傳遞訊息,指揮身體做出反應,構築我們的生命活動。

 剛出生的嬰兒頭腦,大約只有350-400克,與黑猩猩的幼兒頭腦差不多重,但隨著年齡增長,頭腦重量也會持續增長,大約成長到18歲成年以後,頭腦大約會有1300-1400克的重量,但成年的黑猩猩腦容量也只有增加到420克而已。頭腦雖然僅佔人體體重的2%,卻消耗了身體20%的養分,對人體的重要性來說不言可喻,也是因為有這顆奇妙又重要的頭腦存在,人類才能成為萬物之靈。

 頭腦是由多種細胞構成,主要是神經細胞(neurons)和神經膠質細胞(glial cells),神經細胞又簡稱為神經元。近來腦科學的重大突破,在於發現神經的可塑性,也就是過去被認為大腦長到一定的年紀就定型、不能改變的觀念已經被推翻。頭腦它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器官,只要還活著,年紀再大仍能不斷改變。

 大腦中的訊息傳遞就像電線一樣,由一站接一站、一個接頭到另一個接頭傳遞下去,這些訊息是要作用在學習及記憶上,它會對腦引起特定化學作用。當訊息進入時,腦中的神經介質會分泌一些簡單的化學分子,然後從一個細胞傳到另外一個細胞。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給予神經細胞某種特定的刺激,經過多次刺激以後,這個神經細胞的結構就會發生改變,產生新的神經迴路,才會形成學習與記憶的效果。

 英語有句話說:「You have to learn it by heart」,learn by heart中文譯為背書的「背」,其實用平譯的方式來說明更為貼切,也就是要「用心學習」,才能讓腦中的結構產生改變。所謂的聰明,後天的努力和持續的學習是重要的關鍵,例如我們可以藉由「閱讀」和「運動」來進行操練。閱讀可以刺激腦神經元造成多向廻路、形成網路;運動則可以防止腦神經元的老化。

 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把所學的放在長期記憶區,也就是說:學習是手段,記憶是目的。那麼,要如何增強記憶力,經營自己的腦呢?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例如注意營養、按時作息、睡覺,保養自己身心健康
‧認清自已的特性,發揮自己的強項
 例如是情境記憶,或者是語意記憶比較適合自己
‧將所學的東西,勤加整理
 讓自己的腦有更多的機會去作分類、排序的動作
‧勤加複習
 由實驗得知,在一段時間內,如果常常複習所學的東西,的確可以增加腦
 部的記憶力,所以古人說:「溫故知新」,站在腦科學的立場:就是讓已
 經設定的大腦神經廻路,有機會做更新的連結

 當一個人的神經網絡越廣,往往就越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也就會愈來愈「聰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