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281.JPG 

 本年度「智慧巡禮」系列講座,2月27日在台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正式啟航!

 一早,離演講開始還有近一小時,演講廳外剛佈置好「腦的美麗境界」展覽掛軸,幾個高中學生已經到了會場,他們遠從基隆來,求知的熱切令人感動,也讓導覽志工使出全力解說,希望他們這趟遠道旅程能滿載而歸。

DSC05240.JPG 

 200人的會場幾乎滿座,聽眾凝神聆聽胡海國教授演講。胡教授特別收集了國內外最新的腦科學相關文獻,與我們生活常常思辯的話題對照。

 譬如,古今中外哲人常思考人性是「性善」或「性惡」,現今的腦科學研究已可提供若干見解。以「性善」來說,是一種同理心的展現,這與大腦的鏡像神經元有關,鏡像神經元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意圖、體認他人的感受,再加上前額葉皮質為我們帶來理智判斷的能力,讓我們能合宜地待人接物;而在「性惡」方面,是不合宜地追求慾望滿足,或不當地爆發情緒,這主要由我們邊緣系統運作所產生,大腦具備這樣特性,原是一種適應環境的生存機制,但在人的社會裡,若不加以節制或調控,則會有較負面的舉止產生。

DSC_6387.JPG 

 胡教授也引用腦照影圖指出,悲傷的時候,有較多的腦區被活化,顯示悲傷是比較「傷腦力」的,這提示我們,常保好心情不只是讓自己舒坦,也可節省較多腦力,用於從事其他心智活動。

DSC_6314.JPG 

 腦科學的研究結果,其實很符合我們日常生活的體驗,仔細想想,情緒低落時讓人欲振乏力,反之,常保好心情,也能增加做事情的效率,不是嗎?這提示了我們,常保精神健康對人生極其重要!

 所以,演講後半場,胡教授用「精神健康十二道」提示經營人生的要領,總括來說,我們要先體認大腦是生理器官,故應該順應大自然法則,規律作息;其次,要用健康的方式使用大腦,其要領在於體認自己的腦力特性,做適合自己專長的事情,若強做超出腦力負荷的事,帶來太多挫折情緒,則會衝擊精神健康;最後,要多關心周遭親戚朋友,讓人際關懷來活化腦力,也帶來正向的情緒與幸福的感覺。

DSC_6399.JPG 

 這場演講引起了不少民眾對大腦的興趣,十二點演講結束,不少聽眾專注地參觀場外的腦的美麗境界展覽,到下午一點多才離去,這一系列心智奧秘的探險之旅,有了一個風順的啟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