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29.JPG 

智慧巡禮5/29
無意識的人生:心靈與現實之間
孫維仁教授主講


 「意識」是個大家都不陌生,卻又百般好奇的名詞,演講開始前,斗大的「意識」兩個字高掛講台布幕,一種幽幽的氛圍引人入勝,等著台大醫院麻醉科醫師,孫維仁教授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睡美人是真的睡著了嗎?」由這個有趣的提問開始,孫教授先向大家釐清,在醫學上,「失去意識」是怎麼回事。

 從「有意識」到「無意識」,可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意識」(consciousness)、「失憶」(amnesia)、「鎮靜」(sedation)、「昏迷」(coma),孫教授說,意識的狀態,其實就是生物體維持感官靈敏的狀態,而到了「昏迷」的狀態,我們會失去生存的保護機制,喪失對外界訊息反應的能力。臨床上,常用睜眼反應、說話反應、運動反應三個向度來測試一個人的意識狀態,這三個向度從1~6分,各有不同的評分等級,總分在3~8分者為重度昏迷,總分在9~12分者為中度昏迷。

DSC_9969.JPG 

 所以,「睡美人不是睡著,是被下藥」。孫教授解釋,睡眠是另一種有別於清醒時的意識狀態,並不是失去意識。睡眠導因自內在生理機制,有其週期性(每晚都要睡覺,一晚的睡眠在清醒、REM、非REM三種狀態循環),與下藥、麻醉、或外力衝擊帶來的意識流失在意義上並不相同。

 死亡,是意識的終極流失,孫教授說,在以往,醫學上以心跳、呼吸等生命徵象的終止來判定死亡與否,但在科技進步的今日,有些醫療器材(如葉克謨)能讓病患在無自主的心跳、呼吸下依然維持生命,死亡的判定,要以腦幹死亡與否來判定,「就像電腦關機時仍有部分運作功能,真正停止運作,要把插頭(腦幹)拔掉」。

 值得一提的是,人在瀕臨死亡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大量腦內啡,改變意識的狀態,腦內啡能減緩疼痛,帶來舒適的感覺,有些曾經瀕臨死亡的人產生的宗教性「瀕死經驗」,也有可能來自腦內啡帶來的幻覺。孫教授說,有些球員能忍痛負傷比賽,或是民間乩童以刀劃身而不痛,也有可能是來自腦內啡的分泌而減緩疼痛。

 雖然有腦內啡在一些特定時刻減緩疼痛,但孫教授說,「我痛故我在」,大多時候,疼痛是必要之惡,是生理的保護機制,對人生意義重大。宗教起源於對苦痛的體認,人生也要超越苦痛,以追求生命價值。而就醫學臨床來說,麻醉科醫師的任務,也就是幫病人免於疼痛,獲得醫療的照護。

 孫教授說,麻醉的目的,在於讓病患處在「無意識、無疼痛、無反射、無力」的情況下,接受侵入性的治療,由於這是ㄧ種對病患來說非常危險的意識狀態,所以「安全」絕對是最高指導原則。一般來說,麻醉會在手術室進行,並由麻醉科醫師全程監控與保護病患的狀態,隨時做必要的處置。孫教授也提到,巨星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之死,便是起因於在家中,無監控與保護機制下,不當使用麻醉藥物。

 身為「麻」人無數的麻醉科醫師,孫教授自己是否也被麻醉過呢?答案是肯定的。

 孫教授談到自己在手術室的經驗,在被打了麻藥後,本還想告訴周遭醫謢人員先不要插管,但突然感覺一陣熱浪襲滿全身,然後,便發現自己已經在恢復室清醒起身。

 就孫教授「意識」能感知到的經驗來說,一陣熱浪,而後清醒,就是被麻醉、失去意識的感覺(簡單講就是沒感覺),孫教授不禁聯想,如果有輪迴,「往生」,是不是就像是失去意識、又重回意識的過程?

 現代的麻醉技術,期許醫師們做到讓病人安然度過麻醉過程,不感到苦痛,也不會在麻醉過程做惡夢,人生呢?每個人都必須面對死亡(或說,面對意識的流失),到那時,是否也能坦然、心安,別把苦痛的夢靨帶著離去呢?

 一場醫學知識的演講,引人思索人生悠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