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國教授.jpg

 這幾年,社會上很流行「LOHAS」這個詞,中文譯為「樂活」,也很傳神。然而,如果我們仔細看看「LOHAS」的本意:「Lifestyles of Happiness and Sustainability」,便會發現「樂活」並不只是追求「快樂的過活」,而是鼓勵人們用一種能增進自我與旁人長久福祉的方式來生活,包括維持健康、重視環保、關心社會問題以及個人成長,並且用一種「適可而止」的態度來經營生命。


 坊間對於「LOHAS」的討論,時常聚焦身體健康、環境保護等議題,但其實「LOHAS」所宣揚的精神,用在精神健康的追求上,更有異曲同工。因為21世紀是個人類生活充滿變異的時代,社會與大自然的景況均對人類形成重大的挑戰,資訊快速發展、環境高度開發、生活型態劇烈變動、人類活動更徹底全球化,每個人的生活受到空前的衝擊。

 譬如,前陣子發生的塑化劑風波,在以前是不可能發生的。以前的人喝果汁很可能是自己摘水果,或者是到市場買水果回來打汁,雖然較不方便,但絕對「貨真價實」。而今,包裝飲料充斥便利商店,非常方便,卻讓人們無從掌握自己喝下肚的是什麼化學劑料,也讓塑化劑有機可乘。

 當今資訊爆炸,科技養成了人腦追求立即回饋的慣性,以前的人,可能要存很久的錢,很早預約,才看得到一次偶像演唱,現在,則是隨時可以上網,什麼時間想看,想看幾次都可以。物質與資訊的寬裕,讓人們習慣貪求更多,且降低了人們「延宕滿足」的能力,及大腦對不確定性的耐受力,偏偏,我們每天接受的資訊,卻像便利商店的飲料,虛虛實實,讓人們一面忙著汲取,又一面惶惶不安,兩相交迫,使21世紀人們的精神健康,面臨嚴重挑戰。

 所以,「LOHAS」觀念正提醒我們,關照他人的需求,檢視自己真正的需要,適度滿足,避免無止境地盲目追求,才是幸福之道。譬如提倡環保、節約,與萬物共生共榮,以感受真正的幸福,不僅是「LOHAS」的理念,在追求精神健康上,道理是一樣的。

 從「精神健康之道」的觀點來說,樂活的真義,是「感受愉快、享受快樂、擁有幸福」。「感受愉快」指的是生理的滿足,譬如吃飯後的飽足感,人人都需要,卻不宜過度追求。有些人餐餐山珍海味,吃得過飽過胖,顯然,就不符合「LOHAS」的理念。

 「享受快樂」,是心理層面的滿足,譬如完成工作、老友相聚,會讓我們感到快樂。我鼓勵大家,不只注重結果,也要享受追求快樂的過程,譬如與老友相聚,與其約明天,不如約兩、三禮拜後,讓期待的感覺每天充盈心頭,不也是美事一樁嗎?

 「擁有幸福」,是精神健康最終極的追求,著重的是心靈上的意義感,是一種詳和、悠然、充實的心境。懂得幸福的人,必然懂得關懷他人、關照環境,適度地擷取環境資源,卻懂得留下更多,給予生生不息的芸芸眾生。幸福感,來自於一舉一動,都能創造他人臉上的笑靨;一動念一抉擇,都帶給未來滿滿的希望!

arrow
arrow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