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jpg  


口述:胡海國教授   整理:黃雅娟
2011/09/21

 


 你或許曾經聽見街頭巷尾的好鄰居或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口耳相傳著這裡酸那裡痛的治療好祕方。人們會在身體有所疼痛的時候,走遍大小醫院、藥房尋求治療,來緩解生理疼痛造成的不舒服感。然而,心理倘若是不舒服的時候,又該如何是好呢? 在面對社交上的窘境時,這種社交造成的疼痛感,是否也有止痛藥可以緩解呢?



 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萬事如意、一帆風順,總是會遇上被批評、被拒絕的經驗,像是:失戀、被否定、甚至被解雇等。由於現在的人抗壓性低,一遇挫折就被消極的情緒所控,自怨自哀,甚至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或許,你正苦惱著昨天放學前又聽見教室裡的某某同學對自己有所不滿,或許,你正為了愛戀的女孩對你置之不理而傷心難過著?


 2010年9月的美國科學人雜誌刊登了一篇有關社交疼痛的止痛藥報導,指出最新的研究顯示,我們腦中存在著讓我們感覺悲慘的神經機制,這同時意味著,一顆普通的止痛藥就可以舒緩我們的心靈痛楚。


 該文章報導,位於額頭後方一寸的「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是與社交疼痛相關的腦區。想想當我們在小學玩躲避球時,老師分派同學到不同隊伍,而自己最後才被老師選到,當時心中浮現「為什麼是我」的不甘感受,這種感受正是這個腦區在負責操控的。而且,這個腦區也位在負責產生身體疼痛的神經迴路上,例如牙疼時令人無法忍受的陣陣疼痛感也與這個腦區有關。或許,這種與社交疼痛相關的腦區,就是建立在原始的身體痛覺得神經系統上,而逐漸演化而來。人們常說的「我心已碎」,其實正暗示著生理痛覺與心理傷痛之間的相關連結。這也是從身經科學來看身心合一的證據。


早在1970年代就有一些研究發現,利用鴉片類藥物可以在老鼠實驗上解除老鼠在實驗中生理上的痛感,也可以明顯減少老鼠因為痛而發出哀傷的叫聲。最近十年來,美國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的社會心理學家德沃爾(C. Nathan DeWall)研究「社交遭拒」的神經生物學研究中,他也發現,一般藥房可以買到的止痛藥泰諾(Tylenol)可以減少這種社交疼痛的感受,這些減少社交疼痛的作用都被發現與前扣帶迴有關。


 德沃爾的這項研究發表在7月出刊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該研究以電腦傳球來看受試者被排擠時的社交疼痛。該研究的腦功能造影顯示,與吃了安慰劑的受試者相比,那些吃了止痛藥的受試者比較不會因為被排擠而感到痛苦。


 如果止痛藥泰諾(Tylenol)對社交疼痛被確認真有療效,這將提供未來一種極具價值的研究工具,藉此研究工具我們將來可以找出因社交排擠而感到痛苦的神經機制,也可以用來研究其他與社會行為有關的神經運作歷程。例如:在面對道德上的兩難情境、內在的情緒衝突以及社交上的困難,將可以發現其神經機制的來源,或許未來這些社會行為困難都可以用類似泰諾這種止痛藥來得到幫忙。


 根據研究的發現與未來可能的研究進展,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心身兩個外在表現面向間,在腦內神經基礎上確實是合二為一的,身體的疼痛與心理疼痛的神經基礎是在額頭後方一吋的前扣帶皮質區。有些人在現實生活上感到社交疼痛特別強烈,是因為該腦區域反應特別活躍,所以平常要多加以操練來增強該區域對社交疼痛的耐受力。人的腦力是有限的,如果該區域反應太強烈,使你無法忍受社交的痛楚,或許可以先尋求週遭親朋好友的鼓勵與支持,當然如有需要,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有時甚至需要專科醫師的處方藥物治療。

 


資料來源 SCIENTIFIC AMERICAN , September 2010  作者:Gary Stix

arrow
arrow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