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4261.jpg  

從腦科學解析霸凌、同理心、依附關係

 最近,電視與網路上頻頻出現「霸凌」事件報導,許多人或許會疑惑,為何有人會蓄意以個人的言語和行為去欺負別人?這些人是不是真的「沒良心」呢?2011腦科學與精神健康系列講座第二場,楊聰財醫師由腦科學角度解析,何以霸凌加害者對他人造成傷害卻「不」痛於心。


 楊醫師由佛洛依德的性格理論切入,解釋「本我、自我與超我」三個心理動力的面向。例如,有一天,一個人在地上看到疑似一千元鈔票的一張紙,掌管生存本能的「本我」馬上暗自歡呼:「有了一千元,可以買好多東西!」另一個聲音──顧及社會道德與群體規範的「超我」則在腦海中告訴我們:「拾金不昧才是正確的!」此時,「自我」現身,調控欲望、道德與現實,於是一個箭步跑向前、踩住紙鈔、並觀望周圍有沒有人目擊,再決定是否將紙鈔放進口袋裡。

 楊醫師指出,現代社會中,追求立即滿足、享樂避兇的本我過度發展,可能是構成霸凌問題日趨嚴重的主因之一。現代腦科學已找出與「三我」相對應的腦區,本我很可能位於大腦中的「快樂中樞」,即腹側被蓋區。當人們遭遇好事,譬如吃到美食或中了大獎,此區便會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愉悅的感受。

DSC_4206.jpg  

 事實上,本我並非全然的惡,我們仰賴它才得以滿足需求,維持生存的動力。有些健康的方式,如運動或助人,可以幫助人們產生生命豐富與歡悅的感受;然而,當本我過度擴張,便可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以欺負別人獲致「我比別人強」的愉悅感,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反而帶給自己和週遭困擾。

 究竟什麼因素會造成本我擴張?楊醫師分析,當代少子化日趨嚴重,許多小孩從小被當成家中之寶,一有任何需要,馬上有幾個大人伸出手來照顧,因而習慣自己的需求總是馬上得到滿足。其次,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結構改變,加上媒體渲染,「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個人主義哲學橫行,道德觀念不如以往受到強調,難以節制個人行為。

 人的大腦會因經驗潛移默化而產生習慣,就如水流過石,第一次只會劃出淡淡的水漬,時間一久,便可刻出溝痕。情緒、思考與行為,都會因過去經驗而決定未來遭遇相似事件的反應。因此,面對眼前的社會處境,人們仍可藉由訓練大腦的理智中心──前額葉皮質,尤其是與同理心相關的眼眶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以增進自我與超我的功能,讓大腦不被本我牽著走。例如,父母可藉親子共讀或養寵物等方式,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促進愛心與耐心。

DSC_4194.jpg  

 家庭環境對於孩子是否能建立適切的情緒反應,也有重大的影響。大腦中的杏仁核負責偵測環境中的危險因子,發出警報,好讓大腦產生行動、保護自己。若孩子從小處於暴力環境,情緒的警報中樞過度活化,隨時都感到不安,日後只要遭逢一點微小的刺激,便產生過度的防禦或攻擊反應。

 最後,楊醫師強調,我們應培養「我好,你也好(I’m OK and You’re OK.)」的心態,對自己懷抱適當的自信,同時懂得尊重別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若能運用理智,在生氣時,以前額葉控制情緒,深呼吸思考一下,結果就可能大不相同。

arrow
arrow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