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984     

【精華摘錄】智慧巡禮(七)
 如何提升專注力與認知彈性?─談大腦前額葉功能的促進方法

 時間:2012.2.18 (六) 10:00-12:00
 地點:台灣大學心理系北館視聽教室
 主講:連韻文(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日常生活中讀書、工作時,我們常困惑,為什麼總是想專心卻被其他事情吸引,導致效率低落?也有許多辛苦的父母,深受小孩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困擾。看到電視報導成功名人的故事,更欣羨他們能夠專心致志、鍥而不捨地達到目標,獲得成就。連韻文教授長期鑽研認知科學,引用腦與心智科學的研究成果,指出「注意力」與「認知彈性」是造成這些個別差異的關鍵因素。

 

 「注意力」是學習與完成目標行為的必要能力。人類每天都面臨各式各樣的感官資訊和生活事件,必須適當地運用自己的心理能量,才能從為數龐大的外界訊息與自身記憶中,篩選出對生存具有意義的資訊、同時抑制無關訊息,將腦力有效率地分配在重要的工作上。「認知彈性」則是人類根據生活情境轉換行為思考的能力,擁有彈性多元的想法,才能發揮創意、靈活解決問題。

 科學研究顯示,大腦中的「前額葉」區域掌管了注意力調控與認知彈性功能。例如,科學家以「威斯康辛卡片分類測驗(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研究大腦執行功能,發現一般人看到依照花色、數字、顏色分類的幾組紙牌,可以從中歸納出分類的規則,並在規則轉換後,重新推理、找出新的分類規則。前額葉受傷者可以發現第一次分類的規則,卻無法在規則改變後轉換思考,可見前額葉與認知彈性功能密不可分。

 腦與神經科學的研究,逐步揭露人類心智功能的秘密。人們勢必好奇:有朝一日,科學家是不是將發明「聰明丸」或「快樂丸」,在吞下藥丸的瞬間解決困難與煩憂?的確,當代精神醫學的主流作法,是以藥物影響神經傳導物質。但目前尚無藥物可及早預防心智問題、或增進一般心智功能,因此,近來研究趨向探索注意力與腦力的提升之道,期盼透過生活中的鍛鍊,增進大腦的執行控制能力。

 增進大腦認知功能的關鍵,在於訓練腦力資源的自主控制。現代人花費許多時間看電視、玩電動遊戲,過程中,外來刺激不斷攫取注意力,卻缺乏主動思考及運用。科學家研發「電腦化認知作業」,希望透過簡單的練習,增進學習與注意力。

 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則提出「心流經驗(the Flow)」理論,指許多具有創造力與高成就的人,自小擁有「心流經驗」──在做自己喜愛的事情時,感到徹底專注、渾然忘我,產生純粹的樂趣和幸福感。進一步研究發現,心流經驗的產生,需要難度適中的活動。就好比課程或演講的內容太困難或太簡單,聽眾都會感到無聊、昏昏欲睡,但若講師所述內容既新鮮又深入淺出,就能讓人聚精匯神。當挑戰與能力相合,且達到目標有立即的回饋,能夠帶來滿足與成就感,引人再次投入。從小涉入這種主動專注的活動,成年後更有機會掌握自我,迎向挑戰。

 除此之外,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身體的鍛鍊對於心智功能有所助益。美國有一所學校實施體育課程計畫,在每天課程開始前安排體育活動,強調讓學生依喜好選擇活動種類,出人意料地,學生在學業科目、科學競賽表現皆有所提升。

 近年來,源自東方宗教或身心鍛鍊法的「止觀訓練(Mindfulness Training)」更引起注目,強調在訓練過程中自覺且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內外在經驗,放鬆地專注,將有助於意識與認知控制及情緒調節,可降低焦慮感、提高耐壓力。連教授於國小進行「雅樂舞」(註)訓練,結果顯示學生更能專注學習,並能獲得平靜滿足的感受。

 連教授指出,許多台灣學童每天接受安排,參與各種課程及活動,雖然充實豐富,卻難引起學習動機。根據調查,台灣學童的動作協調能力大幅落後世界其他地區,發展協調障礙(DCD)佔40%以上,造成生活自理、體能、社交能力及注意力不佳,此為一大警訊,值得社會關注。若即時改變生活型態,提供發展及鍛鍊大腦的合適環境,則人們將有機會提升專注力及創意,營造更幸福的人生。


註:「雅樂舞」指一種中國古代樂舞,主要用於古時重大祭禮,祭孔大典中呈獻的佾舞即為典型之一。

arrow
arrow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