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國醫師(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臨床上常看到一些夫妻,為了一些日常生活的芝麻小事意見不合發生爭執,繼而彼此互相傷害,雙方痛苦不已。一般總認為夫妻吵架是常事,但是爭吵之後如果問題並沒有化解掉,日積月累下來,往往導致當事人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或各種身心症狀。看到這種景況,不由得感嘆,過去恩愛的一對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會走到現在這個地步。照理說,一對戀愛男女,在決定走入婚姻之時,應該對未來充滿憧憬,對兩人攜手的世界寄予厚望,然而這種甜蜜的感覺卻在兩人共同生活後,一點一滴地磨損掉,甚至話不投機到一開口就讓對方覺得受到傷害,漸漸地彼此只記得受到的傷痛,脫口而出的都是些不中聽的話,累積到最後彼此互相怨懟,相敬如冰,甚至可能開始動手動腳,發生家暴問題。

   臨床上,若是夫婦一同前來看診,表示雙方的出發點都是相同的,都希望對方好,期待能維持良好的關係。但是目標雖然一致,卻因為相處過程中一些不健康的互動,引發一些恩怨情仇,造成關係緊繃、夫妻不睦。其中有一些因素與個人有關,如雙方經濟行為的模式不同、看法上的歧異,有一些則是屬於外在的變項,例如回娘家、去婆家的問題、決定旅行地點的議題等等。

   其實,人與人的相處是一門藝術。然而,它是有循層漸進、按部就班的軌跡可循的法門。除了夫妻之外,家人、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也都可能遇到同樣的狀況。起初接觸的時候,大家都有心想對對方好、為共同的大目標互相幫忙或分工合作,然而在磨合的過程中,卻因為種種的因素,出現一些情緒反應,累積到最後終於達到一個引爆點,這時候大家已經不記得彼此的好,想到的、講出來的都是不好的記憶、不中聽的話。

   當雙方出現不同調的情況時,就必須想辦法好好溝通......(全文請連結此處至「心腦操練 精神樂活」胡海國醫師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