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7105.jpg    

【2011不再「遇霸」不能系列講座】
從霸凌事件談現代人的心理調適
時間:2011.11.26
主講:劉焜輝博士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特聘教授、台師大學輔中心諮詢顧問)


 在校園中,佔有優勢者對處於劣勢的學生長期進行身心層面的攻擊或侵擾,往往造成當事者及其環境極大的生活壓力。根據文化大學調查,35%的高中生曾有霸凌經驗,45.5%的學生曾遭受同儕排擠,霸凌問題並不如想像中遙遠,常常就在您我身邊發生。
 

 曾獲臺灣諮商與輔導協會「終身成就獎」的劉焜輝教授累積多年校園輔導經驗,他指出,校園霸凌問題的背後包含學校、家庭與社會三個層面,現代家庭管教的偏頗與親子關係疏遠、校園教師責任感不足與學生人際關係淡化、以及社會風氣轉變、傳播媒體負面的影響力等,都是為校園霸凌推波助瀾的背景因素。

 若要成功防制校園霸凌,也須家庭、校園與社會的協力合作。就如疾病一般,校園霸凌事件若能及早發現,將大為提升問題解決的機率。早期發現對於霸凌防制最為重要,卻最困難,原因在於學生往往恐懼遭報復、害怕被貼上「受害者標籤」,或對師長的信任不足,難以吐露心聲。

 教師與學生保有一對一溝通的管道是十分必要的,透過密切互動建立信任關係,當學生遭遇危機,便願意申訴與求助,教師可即時進行處置,加害者也更可能在出社會前改變,以利未來的適應。面對學生申訴,教師應以支持與接納的態度傾聽,提供學生需要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必須保障學生的隱私與安全。

DSC_7162.jpg  

 事實上,霸凌問題舉世皆然,各國也有不同的處置策略,值得臺灣借鏡。例如,德國以嚴格的家庭教育見長,自小奠定道德基礎;日本組織教育委員會,提供家長與教師所需的諮商或進修資源;英國則提出「呈報獎金制度」,鼓勵學生挺身申訴,並以「拒絕上課與教師傷害保險」保障受害者;在美國,學生參與校務決策,加上校園與社區合作,使學生與家長得以獲取較多資源。

 除了校園教育,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更是直接和深遠。父母對孩子的愛就如灌溉一株幼小的植物,過猶不及都可能造成傷害。現代社會中,家庭暴力新聞頻傳,引起的負面效應不容忽視;另一方面,當父母或長輩過度溺愛,管教未上軌道,則孩子自主性不足,難以學會自我管理,面對挫折不懂得調適,也無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劉教授再三強調,霸凌是對人權的侵害。霸凌問題不能全歸因於受害者的特質,每個人都應受他人合理的尊重,為個人的行為負責。學生須從小了解生命尊嚴的可貴,懂得彼此尊重,並在生活中建立與他人的深度聯結,人生路上,只要擁有可以訴說秘密、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困苦時就能獲得穩固的支持力量。
 

arrow
arrow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