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ra-bullock-28-days.jpg  

片 名:28天
英文片名:28 Days
國 別:美國
發行公司:博偉
出品年份:2000
演 員:珊卓布拉克、維克莫頓森
導 演:貝蒂湯瑪斯


 《28天》是一部有關酒癮*戒治的電影。珊卓布拉克在片中飾演一位酗酒作家葛雯,由於宿醉未能準時參加姊姊婚禮,而且身為伴娘卻在會場鬧事,毀了大型結婚蛋糕。後來,她開車肇生事故,被法官判處四週的戒治復健,於是展開了28天的「寧靜村」生活。

 

 

 她心不甘情不願進入戒癮復健中心,開始時她對於各項繁雜規定感到十分排斥,認為喊口號增強信念的方式很蠢,同時也不願意積極參與團體心理治療課程。等到頭昏、嘔吐、手抖等戒斷症狀出現,認清自己真的會去坐牢後,她才開始邁向戒酒的第一步—承認問題的存在。

 酗酒者善於否認他們酒精上癮的問題,且經常憤而拒絕任何相關建議。他們總是說「我才沒有醉」、「我不過是多喝兩杯罷了」,不僅試圖掩飾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看不到酒精對身體—心理—社會的多重傷害。

 酒精上癮具有以下幾個特性,當答案為「是」的個數愈多,上癮的可能性愈高:
 ■當你無法取得酒精時,你會覺得不舒服?
 ■當你壓力大時,你是否會喝得更多?
 ■你是否比以往更急著想要喝到第一杯酒?
 ■對於飲酒,你是否感到有罪惡感?
 ■人們談論到你喝酒的事,是否會讓你感到惱怒?
 ■社交情境飲酒時,你是否會試著偷偷多喝一些?
 ■你是否嘗試少喝一些,卻總是做不到?

 酒精破壞認知處理功效,會使注意力侷限在即刻的事物上。由於認知資源減少,喝了酒的人全副精力著重於交談、唱歌、作樂等活動,無暇擔心操煩,因此一切憂愁皆可暫時拋諸腦後。

 然而,倘若眼前沒有喝酒以外的其他活動,飲酒者會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於不快樂的事情上,他們一心想著痛苦的事,鑽牛角尖,於是「借酒澆愁愁更愁」,在酒海中浮沈難以自拔。因此,獨飲更易演變為酒精濫用。

 在治療上,酒癮戒斷的去毒歷程,費時約一個月左右,鎮定劑常用來減輕焦慮,並去除戒斷所造成的不適。一般而言,心理困擾嚴重,社會支持缺乏,而且身邊周遭有人酗酒者,有必要安排住院治療,以提供環境上的協助。

28-days-8-sandra-bullock-marianne-jean-baptiste-mike-omalley-azura-skye-reni-santoni-alan-tudyk-gwen-cummings-gerhardt-roshanda.jpg  
長期酗酒者須及早接受治療,以免社會與人際功能滑落。

 有些門診患者,會服用一種稱為抗濫用劑*(antabuse)的藥物,當他們服用這種藥物後,只要再攝入酒精,身體便會產生強烈嘔吐與不舒服感受。若能完整配合這種制約療法,成功戒治的機會很大,只可惜多數人都不願意按時服藥。

 許多酒精濫用者都有情緒困擾,例如葛雯小時候親眼見到母親酒精中毒身亡的情形,心靈長期受此陰影籠罩,無法釋懷。片中團體治療師,經常要求團體成員使用「情緒字眼*」,並且勇敢表達出心中感受,以避免情緒壓力過大,再度縱身酒國。

 家族治療在酒精戒治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人的支持力量可以讓戒酒者繼續堅持下去。片中復健中心也邀請病患家屬一起參與活動,嘗試找出共同協處的方法。葛雯因為姊姊出席這項活動,心理產生莫大鼓舞,更有信心戒酒。

 在意志力堅持與家人協助下,有些人不需醫療介入便能成功戒酒,但若酗酒問題嚴重,可能有必要向精神科尋求協助,透過生理、心理、社會等多管齊下的方式,相信飲酒問題能得到明顯改善。 

 


 

◎電影處方籤

有心戒酒的人看過《28天》後,可以想想以下幾個問題:
一、女主角因喝酒付出多少代價,我又付出多少代價?
二、女主角在什麼樣的契機下,開始承認問題的存在,我是否也已承認問題的存在?
三、女主角戒治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我是否也能效法?
戒酒成敗與否,不僅與個人意志力強弱有關,也與抗壓性高低、社會支持多寡或基因遺傳體質有關。因此,借助宗教團體或醫療團隊的協助,戒酒成功率可提高;同時,復發率也可降低。

 

◎心理癒療DIY

■ 酒癮:一種行為疾患,指稱使用酒精過量而損害了健康、社會、職業功能;對酒精有生理上的依賴。
■ 抗濫用劑:一種藥物,可在酒後產生噁心感與其他不舒服效果。
■ 情緒字眼:使用情緒字眼可以增進個體對自身情緒的覺察,避免情緒深藏潛意識中,不時出來「搗蛋」,影響我們的行為。



本文摘自《心理癒療DIY-韓心理師的電影處方箋》
韓德彥心理師著/行雲文化出版
圖片提供: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ainLOHAS 的頭像
    BrainLOHAS

    腦與生活

    Brain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