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念之間:從創藝到創意
李霜青副館長從藝術領域學成歸國時,發現台灣許多人都認為「藝術」是個很遙遠的詞彙,但其實「藝術要與生命情感、生活運作有美好的結合,才能發揮最高的功能。」人類社會不斷進步,除了明顯改善生活條件外,也進而改變了我們對於生活需求的價值觀。在遠古時代,人們只盼能平安避過天災;在農業社會,只要能自給自足就已足夠;而在甚麼都有的現代社會,人類則進而追求愈加精緻的生活樣貌,因此,如何透過發揮創意思考,臻至藝術的美感,是現代各行各業亟需關注的課題。
現今的教育環境、社會氛圍,都要求我們具備創造力。觀察世界上眾多被稱為有創造力的人,像是發明燈泡的愛迪生、寫出美好樂曲的莫札特等,我們發現「創造」對他們來說不僅是束之高閣的標語,而是動態的詞彙,是一種可以把想像化為真實,積極實踐自我想法的能力。
圓圈是每個人都會畫的,但藝術家草間彌生只用圓圈大小與色彩,就能表現出不同情感與遠近的空間感。這就是創造力的迷人之處,即使是最簡單的圖案,所發揮的創意卻無限寬廣。令人欣喜的是,創造力人人都有,只是並非每個人都知道如何使用—在沙漠中的孩子不會游泳,僅是因為他沒有練習的機會。日常生活中即有很多練習小創造的機會,像是衣服的搭配、沙拉醬的調配等等,累積這些小創造的經驗,就能變成大創造需要的知識、態度與習慣。
哈佛大學前年所發表針對創造力的研究中,邀請了廚師、音樂家、舞蹈者等被認為有創造力的受試者。觀看他們的腦部影像後,發現這些人通常能以接納、開放、沒有批判的態度面對世界,並且是好奇心強烈,喜愛收集資訊的人。在他們發揮創造思考的狀態下,腦波是處於ALPHA波(情緒輕鬆狀態)或是THETA波(昏沉、包容性思考狀態)的。那時,個人對新奇的想法、湧至心中的靈感都能更容易去接受並實踐,如同在泡澡時的阿基里德,與在蘋果樹下打盹的牛頓等。
畢卡索的母親曾對他說,你若學商,必定富可敵國;若從軍,必能威嚇四方。畢卡索說,我選擇做藝術家,因此成為了畢卡索。他選擇人生道路的自信,即來自於他的母親。研究者也發現,有創造力的人通常擁有正面的自我形象,如此才能在生命中看到更多可能。所以,我們要學習肯定自己,而身為師長的人,更應該帶領後進看到可能,正向激勵,激發更好的創造力與表現。
創造力不是神祕的、突如其來的。它需要深度練習與紮根,具備專業的基礎知識,並有深刻的體悟後,才能自由運用、發揮新的可能。美國當代藝術大師Chuck Close曾說「不要坐等靈感湧現,日日不斷的創作,靈感就會在過程中出現。」平時多運用圖像而非文字思考,持續創作,並擁抱自己的特質,就能發揮創造力在生命中的光亮。
留言列表